所謂的Latte Coffee(拿鐵咖啡)與歐蕾咖啡(Cafe au lait),其實指的幾乎是同一個東西。用白話地講,就是牛奶咖啡,或者是咖啡牛奶。
我喝咖啡的歷史,要追溯到我大三的時候。為什麼我記得這麼清楚?因為我小時候聽說,咖啡因會影響腦的發育,所以我等到20歲,腦袋停止發育的之後,我就開始喝這個會傷害我的智力發展的飲料……
一開始養成喝咖啡的習慣,是大三的時候去修經濟學。大學時候的我,上課的時候,如果累了的話,向來都是靜靜地打瞌睡,直到我去修那一心想拿高分的經濟學,發現精神無法集中長達三個小時,於是我每堂課中間休息的時候,都會跑到小小福去買一包三合一咖啡加一個小紙杯,跑到飲水機去裝熱水泡一泡。對當時的我來說,廣告中常聽到的 Maxwell 就算是很好的咖啡了。這樣的習慣,從大三,研究所,到開始工作,我成為一個下午沒有咖啡,就沒有精神的人。原本我以為比三合一好一些的,就是即溶咖啡了。像那種虹吸式的咖啡壺,或是濾紙式咖啡機對我而言,就好像是一種古老的闇黑法術一樣的神秘。我第一次喝到煮的咖啡,是我開始工作之後……
事情的發生,是我像平時一樣在公司裡找咖啡泡,找不到平時玻璃瓶裝的即溶咖啡。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大的馬口鐵桶,上面寫的也是咖啡,直接就把裡頭的咖啡粉倒入熱水當中攪………結果怎麼攪也不會溶,還傻傻地問別人,「這不是咖啡嗎?」結果當天我成為公司的笑柄,原來我以為所有的咖啡都是即溶咖啡... ...特調咖啡在當時也開始在台灣流行,基於好面子的因素。於是我作了一點功課,去咖啡店的時候,點的都是拿鐵,而且點的時候,還要煞有介事的說洋文 Latte…主要原因之一是特調咖啡都很貴,一杯 Espresso 或是 Cappuccino 沒兩口就喝完了,但是拿鐵都是用馬克杯裝的,一杯可以喝很久……
這種自以為高尚的可笑行為還不只於此,我後來還去買了一台最傳統的虹吸式咖啡機,而且聽說研磨好的豆子不如現磨的豆子好,所以還買了一台磨豆機。磨豆機不打緊,還依附風雅地買了一台手動的磨豆機。原本喝咖啡是一種,「把三合一包裝打開,把熱水倒進去,拿湯匙攪一攪」這種三個步驟就能解決的事,成為「把豆子從冰箱拿出來,磨豆,咖啡粉從磨豆機那木質的小抽屜裡倒出來,用電磁爐煮水,水滾之後把漏斗插入燒瓶中,數卅到四十五秒,同時還要用悠雅地攪拌一下咖啡,關火(把壺從電磁爐上拿開),加糖,打開奶球…」這麼複雜的行為……而且這個磨豆機還很氣人,每次把豆子磨得差不多的時候,總是有一兩顆豆子沒磨到,所以又得花同樣的時間,就是為了把那顆豆子給磨好……(我想自從這來到美國之後,那組虹吸式咖啡壺和磨豆機,應該蒙塵很久了吧……)我到美國之後,賣電腦給我室友的學姐,給了我一台小小的瀘紙式咖啡機。過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即溶咖啡實在比研磨咖啡粉貴太多,我開始了每天自己煮咖啡的生活……
而且因為咖啡一但冷掉,就會有苦味(這點知識我也是多多少少知道的啦!),一開始為了保持咖啡的好喝,我是每天晚上煮好咖啡,放到冰箱裡變成冰咖啡。等到我有了一個像樣的保溫杯,我才有熱咖啡可以喝。於是每天帶一個thermal上學,變成我個人的標記……而且跑回教室、開車回教會去找我的thermal,也變成我平日生活的一部份……
關於咖啡的糗事還不止於此,03年的夏天我在歐洲,當然就跑到傳說中的巴黎去觀光,最後一天要坐火車回家之前,巴黎鐵塔也拍了兩次,想說難來到這個浪漫的城市,不喝一杯浪漫的法式咖啡不等於沒來嗎?於是我們就跑到火車站前的咖啡店裡,衝著waiter就說 "Latte"來兩杯……
只見那waiter一臉迷惑
"Latte?" 我又重覆了一次。這時手裡比著「二」的我,心裡開始發毛,信心開始動搖,難道我一直以來的台式法語有錯?
正在尷尬的時候,他回了一句,"Cafe au lait?"
此時我的腦中泘現了「咖啡歐蕾」這個似曾相識的名字,用力地點了點頭……
一直到我回到Austin很久之後,才從閻驊的文章中知道,原來我對著一個法國人用義大文點咖啡牛奶……
Oh, you've got a blog too! I just found it! ^_^
回覆刪除then the whole world will know it, hahaha~~
回覆刪除back to the point~
I believe your blog will be (has been) a great testimony among us! Keep writing!
and,(OK...MY style) to have a ball on Wedding is fine, but I am not sure if someone can dance, which makes me don't know if I should vote for it! :p (shhhhhhhh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