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6/23

2010, the year of babies

去年夏天,神給了我們一個孩子,晴晴在牛年尾之際來到這世上,從那個時候開始,身邊陸陸續續有朋友在宣告「我們要有孩子啦」的好消息。有的是許久不見的朋友,有的是新認識的朋友,因著孩子要誕生的緣故,這些新手爸媽們有了共同的話題,一時之間,好像每對夫婦都在今年生孩子一樣。(初步統計的結果,我們所認的朋友當中,在今年陸陸續續有15個小寶寶誕生……)

最特別的,是我們在醫院待產的那個晚上,我睡眼惺鬆地在凌晨3點出來倒水,右邊看見護士推著一個輪椅過去,心裡正在想,生產總是一件緊急的事,什麼時候都會有人來生,左邊迎面來了一個熟悉的面孔,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雙目圓睜地望著我,「你……你怎麼會在這兒?」,我望著那逐漸遠去的輪椅,和身邊這位好久沒聯絡的同學,迷迷糊糊的腦袋頓時清醒了一下,我也忘了跟他說了什麼,就大概是等你太太生了再說吧之類的。

突然之間,身邊的消息充滿了誰誰誰懷孕了,現在害喜得厲害,誰誰誰生了、小寶寶幾磅……等等,好像都約好了一樣,在今年增添家庭成員。新手爸媽的話題全繞著寶寶打轉:

睡過夜了沒、一天睡幾次、吃幾次,會翻了嗎?是仰轉趴還是趴轉仰?吃副食品了嗎?吃什麼比較好?長牙了嗎?會坐了嗎?會爬了嗎?會走路了嗎?會說話了嗎?……

今年,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寶寶年」

2010/6/20

Addiction

「奶嘴這個東西,就好像鴉片一樣,用過一次,就忍不住會再用,明知道用過量不好,總是會忍不住再用…」
第一次開始大量使用奶嘴,是在訓練晴晴睡過夜的時候。因為要她去除掉清晨五點的那一餐,所以我們一開始是泡很少奶給她,讓她逐漸減少喝奶的量,我們好像試了兩三個早晨,後來就改用奶嘴,效果變得更好,因為一早起床的步驟,就從泡、餵、打嗝、洗奶瓶等,變成,拿起奶嘴、放進去,兩個步驟。於是「奶嘴入睡法」,就正式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而且變本加利,從清晨安撫大法,變成深夜入睡必備工具,出門、坐車……奶嘴就成了必備清單的一部份。


很多個早晨和深夜,一個大哭睡不著的小嬰兒,可以在得到奶嘴的5秒之內閉上眼睛、安靜下來,然後在15分鐘之內漸漸進入夢鄉。這樣對兩個睡眠總是不足的父母來說,吸引力是何等的大啊!


然而,奶嘴雖然威力強大,但是也有弱點的,那就是,奶嘴會掉出來。掉出來的原因,可能是小朋友自己拔出來,或是翻來滾去的時候掉出來,有的時候是自己吐出來……一旦小朋友習慣了有奶嘴的生活方式,失去那種吸吮的享受會造成十分大的落差,於是引發大哭事件。再放回去不就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嘛!話是這麼說,如果每隔十分鐘就得從床上爬起來塞奶嘴,這樣反反覆覆好幾回,那種「吵鬧-->安靜-->吵鬧-->安靜……」的循環,真的比讓她自己哭到累還要煩人。


小晴晴快滿四個月的某一天,我們很開心的拍到小晴晴從仰躺轉成趴睡的翻身表演,而且還不是不小心翻過去,而是試了很久之後終於抓到訣竅,晴晴幾乎可以一躺就能翻過來。原本我們十分開心看到她的進步,那天晚上才是考驗大的時候。因為晴晴學會了翻身,並沒有學會如何在翻的過程中如何讓奶嘴不掉,也不太熟悉地心引力對奶嘴的作用(即使趴著的時候有奶嘴,相對來說也很容易被地心引力弄掉),於是我們幾乎一夜沒睡,因為一直重覆一樣的動作:


仰躺+奶嘴 -->安靜 --> 翻身、奶嘴掉了 -->大哭-->直接塞回去 -->不哭-->又掉了-->把小朋友翻回正面,奶嘴放回去-->(再回到第一步……)


還好這樣的日子並不多。


我們還去問了一下醫生的意見,基本上在18-24個月之間,醫生才比較會擔心奶嘴吸太多會造成問題。於是,我們的鴉片--奶嘴,就持續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