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31

Kaminofen


火升起來了,還很難說是不是一屋子都暖了起來,紅紅的火光伴著一點點的柴火聲,還是滿溫馨浪漫的。但是了解到背後的故事,才了解到所有的浪漫都有他的現實面。

前面的鐵架子是我們為了晴晴買的,怕她沒事想去摸摸看,傳說中「燙燙,no no」的爐子到底「摸摸」起來是什麼感覺。基本上是我們買好請房東來幫我們裝的。房東和房東太太,忙進忙出地拿出各種工具,不但鑽牆有兩種電鑽,他們兩個還拿著尺,討論著爐子和架子之間的距離要怎麼擺才好……因為房東覺得附的釘子不合適,所以他拿出他們inventory裡面各種不用size的壁虎和螺釘,標好之後施工,施工完還有工業用吸塵器把地板清得乾乾淨淨。至於我們房東有多麼萬能,我們下次再另立標題作專文討論。

升火也是有技巧的,雖然說房東一再說,這個很簡單的,他還是寄了個instruction 給我,包括三個控制空氣流量的開關的作用,要怎麼升起來,還有最後要如何清理,都很清楚了交待了一遍,因為他們將要出去渡假一個星期,怕我們一旦沒弄好會出事。

基本上有兩個閥是不用動,一個是在上頭排氣的,可以調整火的大小,另一個在爐火上方,房東也沒解釋是作什麼的,只知道不放在最右邊的話,爐子可能被融掉(爐心融毀聽過吧,就這麼回事)。下面有個進氣的孔,基本上只是在起火的時候用,一旦火好了就可以關上了,不然還是一樣,火會太旺,可能會燒壞爐子。最後就是要有其他的配備,像是清理爐子的長柄刷子和duster,還有專門清理玻璃的清潔劑。

最酷的就是,剛開始起火的時候,得先用小的柴火燒,房東就立了個圓木,拿了塊木頭,像電視裡演的一樣,把木頭劈成小塊的,拿來引火。我心想,不會吧,這個要我作,那不是會嚇死了嗎?真的斧頭吶……

果然,房東很體貼地告訴我,一般的店裡有賣專門引火用的小木頭,這才讓我放了下心來。

上次說到丟木頭的事,其實還有後續,就再聊一下木頭吧!

木頭從一樓丟到屋頂,故事還沒有結束,雖然沒有堆在路邊有礙觀瞻,這樣橫七豎八地橫在房屋頂上,一兩天房東還是可以忍住的,超過三天我們就收到很有禮貌的通知了。木頭最終還是得好好地擺好,親愛的房東還幫我們立了個架子,可以堆放木頭,其實就是兩根從屋頂到地板的柱子,這樣裁好的木頭就可以堆放在中間,他還開玩笑的說,這樣子好,木頭可以堆到天花板高。我看了一下,笑著跟他說,我們沒那麼多木頭吧!

從車庫頂到房東立好的架子,中間還有一段距離的,再加上一個一公尺多高的花台,於是我和+0前一天晚上大約合作了半個多小時,把木頭丟得近一點,再搬上去放好,房東還說要堆起來的木頭不要靠到牆,才不會弄髒牆壁。我們兩個一個晚上也只堆了大約30公分高,因為太黑了看不到,所以就先休息了。隔天再打拼。

忙了一個上午,木頭堆成這個模樣……


也許你以為這就是我們過完這個冬天所需的木頭,那你就錯了,因為,還有這麼多……



原來我丟了那麼多木頭上樓啊!這還是上面那麼多木頭整理完剩下的呢!



木頭堆完之後,還是得把房東的屋頂整理整理,還要小心不要把砂子、木屑留在屋頂上。(後面 的view不錯吧!)

最後,到底4立方公尺,有多少木頭呢?給大家一個比例尺看看吧!




原來房東不是開玩笑的,我們的木頭再多一點,就真的會疊到天花板的。難怪當初我說我們沒那麼多木頭的時候,他什麼也沒說……

歐洲鄉間生活體驗,還在持續進行中。

2011/10/27

We are here

(我看著外面Neckar River彎延地在山丘下流過,伴著清晨的霧氣,到身邊的+0說,「天啊!我們真的住在歐洲的鄉下吶」)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一點一點的經歷,就在不知不覺中走過,當下可能有很大的迴響,但是日子一久,就被時間給沖淡了,那時的感動也許還在,但是卻漸漸地消失在記憶的洪流當中了。

--- (時間快轉到八月底,忙著清理家裡的東西,有些要打包帶走,有些要賣)
『我們家這麼多東西要怎麼辦』
「沒關係嘛,能賣的賣,能帶的帶,最後不行的話,垃圾箱就在外面」
……
「有什麼需要打掃衛生的地方?」來我們家看望我們的伯伯這麼問。
『這個,如果不嫌麻煩的話,我們的廁所……』
「你有什麼可以清的工具?」
我把手上的409和鋼刷交了出去
「有手套嗎?」
『有,我們前兩天才買了一個新的』
「有舊的就好,這個你留著」
……
『是不是要休息一下?吃點東西』
「沒事,我不餓」

於是,韻諭一家子來我們家煮了餃子給我們送行,把最難打掃的廁所給刷得亮亮地才走。我還在想說,那最最難清的廚房是不是得花個一兩個小時作最後的清潔…
『啊!冰……冰箱』
「已經清好了,能帶的我們都帶走,不能帶的都丟了」
「裡面還有剩的餃子,你們明天可以吃」
『那爐……爐子』
「已經清好了」
天啊,搬走時最會被罰錢的兩個地方,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清好了……


--- --- (時間快轉到九月初,剛回到台灣的第二天)
『我想我們得趕快去辦簽證了』
「那就去辦啊」
『可是他們得網上約,但是長期簽證預約的時間已經排到下個月了』
「可是我們月底就得去德國」
『嗯,我們的飛機是24號』
「那怎麼辦?」
『而且他上面說,要4到5個星期才會辦得下來』
「可以現在距離24號不到3個星期」
『嗯,我明天打電話去問』

(中間許多email來往,和德國的公司聯絡,和使館人員交涉,都略過去)
9月28號,下午兩點半
『我們的飛機是29號晚上飛,早上去拿簽證,時間還真是趕』
「還好華航要延不用加錢」
『可是他們要我們的機票的購票證明』
「那就給他們啊!」
『可是他們要晴晴的購票證明』
「晴晴不是沒有票嗎?」
『有所謂不佔位的兒童票,之前我嫌太貴,想說當天去機場再付就好了』
「那現在怎麼辦?」
『只好現在去買,他們4點前要』

(29號當天)
「先生,您的女兒的出生證明沒有認證喔!」
『我已經寄去美國了,之前你們的主管email告訴我說,那個可以到了德國再補』
「那我去問一下我們主管」(那個回信的主管總是不在)
……
(換了一個金髮的德國人出來)
"Basically, nothing happened on the apostille" (在這之前,我連這個字都不認識)
'I did send it to America. But I did not ask my friend to send it back...'
"Do you have a copy?"
哈里路亞感謝主,我親愛的美國朋友辦好之後,「順便」scan了一下給我看,我事先也沒告訴他我要看……
'I do have a copy in my computer'

(十分鐘之後,從影印店回來)
「先生,你的apostille不是在出生證明的背後加註嗎?」
『妳說什麼我聽不懂,這就是我美國的朋友寄給我的,我也沒其他的東西給妳了』
「那我去問一下我們主管」

(十分鐘之後,我們拿到我們的簽證)

真的很感謝公司方面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在德國的在地機關詢問進度,寫信給台灣的單位解釋我們的情況,我們順利地拿到簽證,從申辦到拿到,中間只花了二個半星期。

--- --- 在德國 --- ---

因為德國的冬天來得早,秋天就已經很涼了

親愛的房東和房東太太拿著各式工具來幫我們裝柵欄,這樣晴晴才不會去碰到火爐

「我可以幫你們定木材」
『那太好了』
「我幫你打電話問問看,明天就給你消息」

「我們平時只在晚上用爐子,一個冬天大約用個2個立方公尺」
『那我們應該要買多少呢?』
「大概4個立方尺吧,畢竟你太太和小孩全天都在家」

聽個數字沒什麼了不起的,過了幾天,木材送來了,但是只送到樓下。
+0打電話給我,「木頭來了喔,滿多的喔,晚上我也去幫你搬上來好了」
『不用啦,我自己來就好,妳也來搬,晴晴怎麼辦?』

等到我下班回家一看。一大堆的木頭堆在車庫旁邊,是的,我們住在二樓,車庫的樓上。
4個立方公尺的木材原來有這麼多!

先拿幾個上去吧,天啊!原來木頭比我想像得重,我只能意思一下拿三個上來……

吃完飯後,遇到房東
「我幫你作好了一個架子,你就不用花錢去買收藏的架子了」
『謝謝,我看到了,我們之前去店裡面也沒買到』
「你就先把木頭放到車庫上面吧,之後再慢慢搬到架子這來」
他指著前面車庫頂上鋪著的幾塊布
從樓下搬到車庫樓上?
『有梯子可以走上來嗎?』
房東一臉驚訝地看著我
「你就丟上來就好了,你用搬的要搬三天,用丟的丟他個兩三個小時就好了」
他指著布上頭幾塊木頭,
「那些是我幫你丟的」

於是我乖乖的整裝下樓,開始丟木頭。房東還提醒我,因為外面在施工,所以我的木頭可能會擋到他們,最好今天晚上可以清好。

天啊!這麼多木頭,怎麼丟得完?當初怎麼不定個1立方公尺就好?

一塊、兩塊,不時還丟不好,打到牆彈回來。看來是一個漫漫長夜了。

就在呆呆地丟木頭的時候,隔壁的門打開了,有一位老先生出現了。我想他可能是出來散步的,用儘會的幾句德文向他道了聲晚安。結果看他手上戴著手套,穿著工作服,隨手拿起地上的木頭就開始往屋頂上丟,我用一種不可思議的心情向他道了聲謝,想說他是經過,看我可憐隨手幫我丟兩塊木頭,沒想到他就這樣和我一起丟了大半天的木頭,之後還告訴我,

"Morgen" 他指著剩下的木頭這樣告訴我,

他比了一下,因為我們已經清出了一條走道給道路施工的人,所以今天可以休息了。

還好我知道,Morgen這個字除了當早安用之外,也是明天的意思。

於是我和他聊了一下天,才知道他從196幾年就開始住在這裡,和房東的父親一起蓋房子,一起作鄰居40幾年了。(是的,我住的房子是我的房東他們一家子蓋的,好像是Badan這邊的德國人,有自己動手蓋房子的「習慣」)
77歲的老先生,專程下來幫我搬木頭,這簡直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在我最無助的時候給我的希望啊……

--- --- ---
我們的感恩之旅還在進行中,還有許多值得感恩的事,會慢慢的補上來

2011/7/17

hold my hand

記得是不久之前,當某個的女性朋友宣告她肚子裡懷的是女生的時候,她的facebook上有人留言說,妳可以叫妳老公去準備一個「反男友電擊棒」了(anti-boyfriend stun gun)。雖然是個玩笑,但是也多多少少透露了一個父親的心態,「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這句話自從晴晴出生之後,我不知道聽了多少次(基本上基督徒是不相信有前世今生的喔!)。回想當初還不知+0懷的是男是女的時候,我就這樣分析過生女兒的優缺點,生女兒的優點很多,唯一的缺點是,到時候她要嫁人的時候,我得花不少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

晴晴自從會走路之後,我們帶她出門的時候,不常讓她落地去走,因為她不太受控制,要往哪走就往哪走,連爸媽不見了也不太管。也是因為這個緣故,我們通常是讓她坐推車或是嬰兒車。一直等到她17個月的時候,我們才第一次牽著她的小手一起走路回家,那一刻的感動,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

不過她還是常常在看到新奇的事物的時候,甩開我們的手,跑去看、跑去摸。就在兩周前,我們教她和別人「握握手」,結果她握著小哥哥的手,握到媽媽都說「好了、好了,哥哥要回家了」才放開。

沒想到才兩周過去,居然進展神速,這個周未,晴晴居然就這樣和小哥哥手牽手走了好一段路,而且要分開時居然還放聲大哭,我突然有一種奇妙的感覺,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快,晴晴都還沒一歲半吶……


這個場景更是有趣,原本小哥哥在唱歌給我們聽,晴晴也試著跟著啍,但是不知不覺中,她就握著小哥哥的手一起晃啊晃的,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一方面開心晴晴也會開始交朋友、找玩伴了,另一方面也察覺到晴晴不知不覺中又長大了一點,而那個anti-boyfriend stun gun 的笑話,似乎又在我腦海的某個角落迴蕩著……


2011/4/16

Ching's Translator

--- 場景1 ---

『晴晴,這個是「尿布」』
「Ah-Boo」
『晴晴,妳會不會說「尿」』
「 Niao-」
『布』
「boo」
『尿--布』
「Ah-Boo」
『尿--布』
「Ah-Boo」

-- 場景 二 --
(指著枕頭)「枕頭」
『包子』
「pillow」
『包子』
「pillow」
『包子』
……
這樣的場景讓我常常想起Friends裡Joe說法文的那一集……

從十個月左右的「杯子」開始,晴晴開始會學我們說話。每天早上起床之後,我總是帶晴晴到廁所照照鏡子,告訴她這個是「鏡子」,牆上掛的吊飾是「魚」(註1),客廳上面亮亮的是「電燈」,牆上掛的是「clock」。這樣每天重覆的動作,直到有一天,當我說電燈,晴晴會指著天花板的時候,我才體會到了一個事實,「她聽得懂我們的話了」。也從那一天起,我們更加殷勤地告訴她,這個是杯子、那個是椅子、冰箱上面是「哥哥」的照片……

也因為她會說「杯子」,凡是以「子」結尾的字我們就會鼓勵她說,像是「鏡子」、「車子」、「椅子」……也因為她會說clock,我們也試著教她說以k結尾的字,像是 book、milk、duck......

隨著時間的過去,晴晴的單字量也逐漸增加。而且她有事沒事也會自言自語,反覆練習各種新的字彙。有一個星期天的早上,爸媽還在床上賴床,晴晴自己一個人躺在那練習說了至少20次的「哥哥」,有趣的是,晚一點她去教會看到Evan哥哥……

目前晴晴的生活應用會話,看到人會說hi(註2),離開的時候會說bye-bye,不過常常以手勢代表,等到人都走了之後,才一直bye-bye給爸媽聽。但是早上爸爸出門前、或是晚上去倒垃圾的時候,會跑到門口對我說bye-bye。和台灣的親戚通電話的時候,她除了會叫奶奶、爺爺之外,還有一招殺手鐧,就是會說「愛你~」,不旦發音清楚,而且還會拉長尾音,總是能逗得電話那一頭大樂。

學說話的這個時候是最有趣的,因為她會不會說整句話,但是還是可以和我們溝通,常常在我們了解到她的意思的時候,會有一種幸福感。一開始的時候,她可能什麼音都發不出來,但是一旦起頭之後,單字量是可以呈指數成長。在晴晴心情好的時候,她還會進入九官鳥模式,就是你說一個字,她就跟一個字,從爸媽叔叔阿姨姑姑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或是從一數到十、從眼睛鼻子耳朵到腳指,幾乎是火力全開,但是這樣的晴晴,還不是每天都見得到就是了。

這篇文章從四月中起頭,一路拖著也都五月底了。這當中晴晴也進步了很多,但是身上的各個部位名稱,還有數數字等等。最好玩的是,你問她手在哪裡,她會轉轉手,腳在哪裡,她會扶著桌子或椅子,把腳抬起來給你看。最近她也能分辨toes 和fingers了。孩子成長的速度,真的是比blog更新的速度快很多啊~~
  • 註1: 這好像是誤導了她,有好一陣子,晴晴都指著吊在上面的東西說魚,像是燈籠一類的東西,或是鳥。有一陣子我們的對話是這樣的,「魚~」『晴晴,那是鳥』「鳥~」……(30秒過後)「魚~」
  • 註2:晴晴還不太會愛h開頭的音,所以基本上是用Ai 來取代Hi,但是基本上別人都聽得懂,而且她常常對著路人或是餐廳裡鄰桌的女生(因為通常女生都會多看她兩眼)親切的說hi,而且是一有回應就停不下來的說。也因為H和L的音不好發,所以晴晴的Hello基本上只剩下母音,成了a-wo,有一陣子我們都以為她拿著小電話在和「老虎」通話。


晴晴目前會說的字:(到4/15為止)

種類一:會說而且會指自己說的東西的字


大桃
鼻子
clock
鴨子
椅子(不太確定)
電燈
鏡子
B
Baby
葉子
Bye-Bye
Hi
More
Bubble
Box

牛奶(唸成Nai-Nai)
book
dog(唸成go-go)
Hello(唸成 A-Woo)
尿布(唸成A-Boo)
杯子
公雞咕咕咕(唸成goo-goo)
小青蛙(唸成wa-wa)
ball
牙刷(唸成ya-ya)

種類二:會說但不太清楚自己說的是什麼
爸爸
媽媽(這個好像知道,但是不是每次都對,有事沒事也會對著別人叫媽)
姐姐
弟弟
爺爺
奶奶(唸成Nai-Nai)
阿媽(唸成 Ahm-Ma)
哥哥
妹妹
晴晴


yo-yo
斑馬(唸 Maa-Ma)
阿姨
Uncle
車子


聽得懂(會指)但是不會講的:
頭髮
耳朵

嘴巴

2011/3/8

Picture of year 2010

去年年底,我的blog發表了09年年度十大照片,朋友們一致選擇「媽媽的肚子」作為2009年的代表作。2010年的年度精選又有哪些呢?請各位潛水艇們浮出來給點comment,看看今年的首獎是哪一張……

1. 向著陽光走……
入選原因:這類正對陽光硬拍的照片向來有它的市場,陽光射入鏡頭內造成的耀光,成功的話會有特殊的味道,但是失敗的話,就會是對比太低、模糊的失敗作品。


2. 舞台攝影
舞台攝影是再好拍不過的了,因為光人家改經設計好、打好了,妝也畫得很有型,每個人的姿勢也set好了,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構圖和抓到那個瞬間。這張不但主題表情生動,構圖也有特色,所有入選。【註】


3. 遇見
2010年拍了兩場婚禮,但是拍得不是很滿意。我喜歡這一張的感覺,按香港的習俗,新郎在迎娶美嬌娘的時候,得過五關,通過各式的考驗才能把捧花交到她手上,這是「關主」於放手讓新郎見到新郎的那一刻,雖然構圖有點差,照片也斜得很,但是新娘那滿是幸福的眼神交待了一切,所以這張便入選了年度精選。


是的,就像我年初預告過了,今年的主題沒有去年來得豐富。從現在開始就是晴晴系列了!

4. 向著陽光走 part 2
我喜歡這張的感覺,小晴晴第一次穿鞋走出家門,面對著耀眼的夕照,她興奮地向外走去,用自己的雙腳去探索這個世界……


5. 等待
去Boston的路上,我有一種想法,就是像電影Emily裡的小矮人娃娃一樣,替晴晴拍下所有「有特色的地方」的紀念照。這個計劃並沒有執行得很成功,但是這一張有機場等候轉機的剪影,卻適當地帶出了等待的孤單感……


6. 生
在整整一天的折騰之後,新的生命誕生了。這張照片,明暗的對比強烈,把小小的新生兒給突顯了出來。


7. 遊戲
我看到這張照片就想笑。這是晴晴剛開始在這片拼起來的地毯上玩,她也發現上面有很多Tinckle Bell的朋友,其中她最愛穿藍色的那位,因為她每次都會趴在那邊親她。


8. 仰
我知道你會說什麼,「終於有張有臉的了」。這張是晴晴還不會站,剛會爬的時候。這個構圖和角度,給「大頭狗」的照片有一種新的視角。


9. Swing
85mm 1.8的人像威力在這張清楚的展現出來。晴晴第一次玩swing,玩得很開心。有趣的是,她一歲之後,居然忘了swing的好玩,變成一放上去就哭了的「小心」小晴晴。


10. 「這個」
差不多是這個時候,晴晴開始學會說「這個」,也學會指東西。也從這一天開始,她對世界的認識不再是以舌頭來辨別,因為她可以指「這個」,要你把東西拿過來,她也可以告訴你,這個是電燈,那個是book……


原本要按照去年的規則,只能選一張。這次開放「最多」評論三張,但是還是得告訴我們,最喜歡的是哪一張。

潛水的朋友們,請浮出水面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吧!

【註】這張要著名出處,這是10年UT的一齣戲"The Difficulty of Crossing the Field" 由Luke Leonard執導, 照片中的角色是 Virginia Creeper,不過最重要的是,『燈光設計』是Lih-Hwa Yu 喔!

2011/2/8

short notes 1

當爸媽之後學到的事
  • 父母可以決定小孩什麼時候吃,吃什麼,但是小孩可以決定不吃
  • 父母可以決定小孩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醒,但是小孩可以選擇不睡
  • 半夜醒來哭的小孩可能是餓了、作惡夢驚醒、尿布穿得不舒服……還有,就是沒事想起來哭一下
  • You can do child-prove in your place, but you can't child-prove the whole world.
  • 你可以作好一切的防護措施,但是你還是防不了小朋友生病
  • 小朋友生病,大部份的情況看完醫生之後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嚴重」,「讓她自然好」
  • 雖然妳告訴她妳是「媽媽」,她還是可以選擇叫妳「爸爸」
  • 大部份的時候小朋友在家裡會說的字,出了門就把那個字忘在家裡了
  • 與其裝了一堆bumpers、有時候真想幫小朋友戴個安全帽比較快
  • 你可以教她說什麼、作什麼,但是她什麼時候長牙、長頭髮是上帝決定的
  • 原來「吃得下、睡得著、大得出來」是如此的重要
  • 讓小孩長高比長胖來得難
  • 生一次病可以讓小朋友養成很多壞習慣,像是讓人哄著睡、一直有人抱著……等等
  • 生病是小朋友增重最大的敵人,生一次病可以讓好幾周的努力都會退回去
歡迎增加你/妳學到的事……

2011/1/20

Celebration?

"43 years ago, I was in your place. .... (smile) It can be done."
兩周前在餐廳裡,鄰桌的老先生,看著我們和晴晴一起用餐,又是cheerio又是奶瓶的,他帶著微笑很誠懇地告訴我這句話。(不過到底是四十幾年,我也記不清了)

差不多在晴晴七個月的時候,我們讀到了一個朋友在網上的分享。他們並沒有替他們家女兒特別慶祝生日,當初她也經歷了許久生產之痛,中間幾番波折,才辛苦地把女兒生下來。所以他們決定,生日當天的重點不在女兒的出生,而是母親的辛勞。

我們看了之後頗有感動,於是也背著晴晴作了這樣的約定,晴晴生日的主角不是她,而是為生她的母親慶祝,慶祝"we did it, for 365 days!!",也為一年前那個漫長的一天舉杯。

這一年下來,雖然說晴晴已經算是很好帶的小孩了,還是有許多「含辛茹苦」的時候。從一年前的這一天那個23小時的生產過程開始,餵奶上經歷了不同的考驗:厭奶、該吃的時候不吃、拉肚子、拒吃副食品……,以及於半夜爬起來哭、不睡了、發燒、生病、尿布疹等等,真的是「養兒當知父母恩」,在母親受難一周年的時候,誰說主角不該是當媽的那一位呢?

所以我們的計劃的生日慶祝活動,就是帶母親大人去吃一頓好的,好好犒賞一下媽媽。我們一起感謝神賜給我們這樣一個小孩,感謝這一年過去,我們兩個之間的關係和思想上的些許長進……至於以小孩子為中心的生日party、汽球或是傳統的「抓周」等等,也就此省略過去吧!

不過呢,還是會有蛋糕的,我們會準備一個我們愛吃的蛋糕,吃給晴晴看。

2011/1/8

It's harder than I thought




晴晴開始學說話了。

大約是Christmas左右,每天早上起來,她都會對天花板上面的燈充滿好奇地指著,所以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告訴她那是「電燈」,不管她發出什麼音,我都會點頭表示同意,再告訴她一次那是「電燈」。直到有一天,我當著+0的面問晴晴,「電燈在哪裡?」,她帶著微笑指著天花板……於是我們一起拍手為她歡呼,是的,晴晴也會一起拍手慶祝。

最近這幾天早上,她如果自己醒過來,沒有人去看她的話,她就會把自己會說的單字都說一遍,「哥哥」、「杯子」、「爸爸」……不管有沒有看到那樣東西,她都會把已經會的詞再唸一遍。其實也是,因為她沒有方有毅的GRE字彙、或是劉毅的GRE3000可以翻閱,也沒有筆記可以抄、或是錄音筆可以把平時學到的東西錄下來重覆聽,如果不是每天「找零碎時間覆習」,那怎麼可以學好一個語言呢?更何況是沒有人幫她翻譯呢……

愈是想到這個,愈是替晴晴感到困難。在學習認知上,她有許多不同的挑戰。雖然說名詞是最容易理解的,車子就是車子、船就是船,但是同樣都是狗,大狗、小狗、黑的、白的…還有圖畫書裡那些卡通造型的狗,她得學會什麼是概括性的名詞。除此之外還有具有獨一性的名詞,像是爸爸、媽媽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適用的,而阿姨、叔叔、哥哥、姐姐……等稱謂,又屬於概括性名詞。像是要分辨男女來分叔叔還是阿姨,還要分辨大小來叫哥哥或是弟弟,這對一個小朋友來說,好像真的不容易。這就難怪晴晴會認得爸爸媽媽,但是最近總是對著+0喊「爸」了!

動詞的挑戰性就更高一點,像是我在教她什麼是shake,我拿起一個shaker搖給她聽,說"shake, shake, shake",我自己心裡就在想,她學習到的是那個動作,還是那是東西叫作shake呢?

一些抽象的字眼,我們將發現不太容易讓她理解,像是「請」、「謝謝」這一類禮貌性的詞,我們就不太容易讓她理解,什麼是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情況,她要怎麼說。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們教她手語的 more,因為晴晴喜歡吃cheerio,為了不讓她一次把所有的cheerio往嘴裡放,我們一次就給一個,然說我們教她比more,大約花了幾次時間,她就會雙手亂晃,大概是個more的意思,這大概是我們教得最快的一個(但是有時候實在晃得有點隨便),每次看到她要吃東西的時候搖晃的雙手,我們就忍不住微笑……不過要教她please,就一直沒教會……大概是more太好用了吧!

當然,更抽象的形容詞,還有中文無法有效歸類解釋的冠詞,比如說:一「個」人、一「條」魚、一「枝」鉛筆、一「塊」橡皮擦……很多都是習慣用法,沒有什麼好解釋的……而且我發現,中文有好多「子」結尾的詞,像是車子、房子、鏡子、鞋子、椅子……只要學會怎麼發「子」的音,其他的東西學起來就快很多了,反而是英文的音節比較多,我就不太容易教晴晴說一些簡單的東西,像是牆上掛的鐘,我教了她很久的clock,聽起來和她的說「哥哥」常常覺得差不多……

這樣想想,「學會說話」本身,真的很不容易啊……

看來我們只能當晴晴的啦啦隊了,實在幫不上什麼忙。

晴晴妳就自求多福吧!

【註】:至於最上面那張照片,是晴晴第一次對樓上的哥哥說hi,結果……結果哥哥居然沒在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