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7/24

Typhoons VS. Hurricanes

從小在台灣長大,每年的夏天,總是會有那麼一兩天是狂風暴雨的,對一個小孩來說,颱風天是有趣的,因為有許多平常不會發生的事,像是停電、打雷、淹水,還有最讓人期待的 -- 停課。記得在小的時候,最愛的就是颱風天,因為大人們都關心著天氣變化,就比較少管到小孩是不是聽話,而且晚上如果停電的話,就有明正言順的理由不用寫功課,更讓人期待的是,明天的可能不用上課,至於外面的招牌會不會掉下來,路上的車是不是會被水淹,會不會有士石流、水庫的安全,菜價會不會漲……等等,都不在一個城市的孩子心中。

在台北市長大,第一次對颱風有不安的感覺,是淹水。歷史上有名的87水災是屬於我父母的那個年代的事,但是在96年的暑假,我第一次親眼見到水災的威力,也會在城市內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尤其是電視裡見到板橋河堤邊的車子全部泡在水裡,到現在都忘不了。不過那還是見到身邊發生的事,等到2001年,對淹水的體驗就更深刻了,一個納莉颱風,把整個台北市泡在水裡。如果是每次颱風必淹水的社子島、汐止也就算了,台北市中心凡是地下的公共設施,像是台鐵、捷運或是大樓的地下停車場,無一倖免,整條忠孝東路成為忠孝河。但這還只是屬於電視上看到的災害,就算是捷運停駛對我的影響也沒多大。事情是發生在颱風整晚肆虐之後,早上六點多就被我哥叫起床,還沒心情看一下電視裡的受災情況,到自家陽台一看,樓下居然淹水了,淹水不打緊,我們的車還在樓下呢!於是我和我哥分別往樓下跑,我哥去移我們才買的Tercel,而我就去推我們兩個的機車,推車不打緊,因為不知道淹水淹得多嚴重,一到車子旁邊,還真不知道往哪邊推,而且最慘的是,還得推兩台車,一台80幾公斤,另一台還是比較新的100多公斤的機車,當時那種無助的感覺,到現在還印象深刻。 我們家的寶貝轎車新車味都還沒散,就成了泡水車,還好最後傷的只是車底下的電子零件,沒傷到引擎,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小時候刮颱風不就停停電,了不起淹水,停課之後惟一擔心的是招牌會不會掉下來,還是災後蚊子太多,停電恢復得不夠快。但是長大之後,問題好像愈來愈多,風吹倒樹木、電線桿已經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台灣島的開發沒有好好的管理,現在是每次下雨就會淹水,淹水不打緊,還會有士石流(這在小時候還聽都沒聽過),原先說怕淹水不住河邊,山邊的房子居然會給士石流給沖入,還是地基被破壞。好像我們不再害怕颱風的級數(由風速決定),怕的反而是雨,還且不用是颱風,只要是個豪大雨,就可以造成災情。

到了美國之後,新大陸也有這東西,不過換了個名字,叫颶風(Hurricane)。高中時老師有教,熱帶性氣旋在各大洋都有,不過名字都不一樣,東太平洋的叫颱風(Typhoon),大西洋和西太平洋歸美國管的叫颶風(Hurricane),而在印度洋就換了個更清楚易懂的名字,旋風(Cyclone),其實都是一樣的東西。

04年的時候,聽說佛州被四個颶風(Charley, Frances, Ivan, and Jeanne,其中Charley是四級颶風,Ivan 和Jeanne是三級)打得亂七八遭的。對遠在德州內陸的我,還只是在電視上看到的狀況,影響所及就是農產品變貴了,因為佛州是美國大農產州。等到05年就更可怕了,一個Katrina把New Orlean這個被河堤保護的城市泡在水裡,造成美國史上損失最大的天然災害(81.2 billion),到現在災區重建還在進行中。當年在New Orlean的學生也開始逃到各地,Houston 成立的收容中心不夠大,San Antonio也成立了收容中心,甚至Austin也有一部份,UT也收留了一些學生在此上課。為什麼可以造成這麼大的影響,Katrina是一個五級颶風,原先New Orlean的堤設計就無法承受這麼大的颶風。

無獨有偶的,05年颶風的故事還沒結束。8月底的Katrina才讓整個美國的救援系統開始運作,九月中又來了一個也是五級的Rita,中心最大風速比Katrina還大,而且這次據說是朝Houston而來,於是南德州展開了公路大遷移,許多人在看到New Orlean的慘劇之後,開始往北逃,於是造成公路大塞車,南下的公路一輛車也沒有,北上的車子卻怎麼也動不了,公路警察也不用抓超速了,光幫忙送油送水就夠累了。而且才剛在Houston安頓下來的災民,聽說颶風又來了,又開始展開逃難之旅。

遠在200哩外的Austin也開始瘋狂,超市裡的架上的飲用水、麵包全空了,很多加油站的油也沒有了,我們不只得看好自己,還得帶著沒有車的朋友們到處找水找物資。 最後還好Rita轉向,沒有正向打中Houston,也讓我們虛驚一場。還被我那沒經歷過風暴威力的室友給說中了,「美國人,總愛大驚小怪的」……

五級颶風有多可怕? 從我找到的資料來看,台灣人也不常見識的強颱,拿到美國的標準而言,就差不多是個三級颶風,而輕度颱風,在颶風的尺度上,還只能算是熱帶風暴……


參考資料:

1. 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
颶風(Hurrican)的定義是根據「最大持續風速」(Maximum sustained wind),中心氣壓(central barometric pressure),和中心浪高(storm surge)來決定。(Storm Surge 是指暴風在海面上引起的浪高,或是潮高,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翻譯)

(1)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中心最大風速每小時為63至117公里,浪高0-0.9公尺。
(2)一級颶風(Catagory 1)中心最大風速119-153km/hr,浪高1.2-1.5m,中心氣壓980-989毫巴。
(3)二級颶風(Catagory 2)中心最大風速154-177km/hr,浪高1.2-1.5m,中心氣壓965-979毫巴。
(4)三級颶風(Catagory 3)中心最大風速178-209km/hr,浪高2.7-3.7m,中心氣壓945-964毫巴。
(5)四級颶風(Catagory 4)中心最大風速210-249km/hr,浪高4-5.5m,中心氣壓920-944毫巴。
(6)五級颶風(Catagory 5)中心最大風速>250km/hr,浪高>5.5m,中心氣壓<920毫巴。>

2.中央氣象局對颱風的定義
颱風強度之劃分是依據其中心附近最大風速而定;
(1)熱帶性低氣壓-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等於或小於每小時62公里。
(2)輕度颱風-中心最大風速每小時為62至117公里。
(3)中度颱風-中心最大風速每小時為118至183公里。
(4)強烈颱風-中心最大風速每小時在183公里以上。

3. Hurricane History

2008/7/20

Bao-Ji

自從饅頭成功之後(日子忘了,沒有留下什麼紀錄),我們就開始包子計劃,畢竟沒有餡的東西,比較容易吃膩。直到今天,才初步實現「劉家食堂」的一小步。

作包子包含了兩大部份:一是發麵,一是調餡。
  • 發麵的話,之前在星光和麗娜的指導之下,已經小試了幾次,饅頭也作了兩回,雖然沒有開發出星光版多種口味饅頭,基本的發麵已經不是大問題了。
【發麵食譜】註1
1. 750ml 麵粉(在美國用的是All Purpose,德國用的是405)
2. 250ml 溫牛奶 + 1 TS Baking Powder + 1 TS Yeast + 1 TS 麵粉 (可以加一點糖)-->拌勻
大約等5分鐘,會看到起泡,如果沒有起泡,那麼酵母可能死了,得換一包新的。
3. 1+2 拌勻,揉成一團-->把鍋蓋上,在太陽底下晒3090分鐘到麵發起
(天氣冷的話,把整個鍋子放在烤箱裡,維持在30-40°C之間,放個1.5到2小時)
4. 加點麵粉揉勻
用碗蓋上,放個20分鐘,讓麵持續發酵

比例是這樣,但是因為我們作的餡量比較大,所以最好是上頭2倍到3倍的量,多發的麵還可以作饅頭。
  • 調餡的部份,因為上周+0到宏偉家包餃子,一起摸索出餡的調法,尤其是試餡味道的方法,果然成功率大增。
【食譜】-- 這邊沒有比例配方,因為是有多少拌多少,因為+0不愛肉,所以我們蝦子的比例高了些
1. 胶肉
2. 蝦子切碎
2. 高麗菜切碎(加點鹽,再擠水)
3. 青蔥末
4. 薑末
5. 雞蛋一顆
6. 調味料(醬油,鹽,糖,麻油,胡椒粉,五香粉……),基本上調味料是看各人喜好,宏偉傳給我們的,是把水煮滾,把一點生餡放進去滾一下,就可以試味道。聽麗娜說,用微波爐更快……

最後是包的部份,+0把皮桿得很薄(桿皮的訣竅是中間厚,滾邊薄,和餃子皮一樣),相對的餡的比例就高了些,而餡才是我們主打的重點。

因為我們沒有蒸籠,所以是在炒菜鍋內放水,然後用大火去蒸,大約10分鐘就完成了!!

(客倌看一下皮薄餡多的劉家包子)

(咬一口那餡的香味與皮的嚼勁在口中完美的結合……因為餡是主打重點,所以餡的味道夠,就一定不難吃 ^_^)
(完成!!)
後記:
包子變化多端,沒有一定的作法,尤其是蒸的方式和餡的內容。不過呢,我們目前的方針是把重點放在餡的味道上,因為好的味道是成功的一大步。至於包子是不是帶湯汁,蒸的火侯和方式,未來還是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目前劉家小館的下一步,獨立挑戰「燒餅」。敬請期待!!(之前是梅芳阿姨帶著作了一次,但是學會了多少還是自己作一遍才知道……)
 
【註一】:
到德國後才發現先前發的麵實在發得不好,所以把發麵的方法改了。更正的部份以藍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