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26

大老婆,小老婆

為兄弟兩肋插刀,
為女人插兄弟兩刀.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誰穿我衣服我砍他手足.
誰動我手足我穿他衣服

-- 網路上看到的簽名檔


我唸碩士班的時候,負責管實驗室的電腦,小到安裝軟體、燒錄,大到修硬碟、架網路一手包。所以我常常說,我研究所是主修燒片,副修機械。實驗室所有的資料都是由「網路上的芳鄰」分享和工作,所以每台電腦都得取一個名字方便找尋,各大實驗室都有自己的名字規則,千奇百怪的都有,由於我們實驗室就那麼七八個男生,而電腦的名字就從配備最好的「大老婆」、「二老婆」、一路一直到最低階的「七老婆」、「八老婆」……

在某種程度上,有事沒事就當機的「暈倒95」真的像女人一樣要好好「照顧」,動不動還得添「新裝」,哪天一發起脾氣來,不是資料流失就是給你個螢幕全黑翻臉不認人,就一個單身漢而言,花在電腦身上的時間,也真的可以說是當作老婆在照顧的。

也許就如是亞當看到他的老婆的時候所說的,「妳是我的骨中骨,肉中肉。」好像很多的男生,不管是結婚與否,都把他心愛、寶貝的東西以「老婆」相稱,至於女生是不是喜歡以「兒子」、「女兒」來稱呼自己心愛的東西,我想這就有待查證了。愛車的人視車如命,愛相機的人把相機當寶,至於音響、CD或是其他奇奇怪怪的「老婆」也是有的。

當然,我也不例外。

仔細算起來,我珍惜的東西還滿多的。當然,最重要的「大老婆」已經定了(一是不能二也不打算換了)。而我的二、三老婆們,也在我的生活當中,佔了很重要的角色……

碩士班的時候,機車是我四處奔波的忠實伙伴,除了平時不忘梳洗乾淨之外,吃的汽油是固定的,而保養品(機油等等)都是用最好的。一不小心擦傷或摔傷更是讓我痛心之至。不過在我出國前夕,我就把我心愛的二老婆出讓給我的同事了。04年我回台的時候,同事已然離職,從此二老婆淪落何方,或是靜靜地躺在廢車廠安養天年,就不得而知了……

我當年的小老婆就是我心愛的電腦了,雖然當時的收入不好,平時存下來的錢就花在為我的小老婆裝修、保養上了。而且從她出生開始,從頭到腳的各式配備,從內到外的各項功能、造型,都是我一手打點、研究。小到增加她的肚量(硬碟、燒錄機),大到重新換裝,加添她的各樣裝備(螢幕、顯示卡、加速卡、記憶體),動不動還把她從頭到腳清洗乾淨(Hardware-wise and Software-wise)。小老婆就這樣一路陪伴著我從大學、碩士班到畢業工作,其中鬧脾氣的次數,已經多到記不清了,只知道一不小心得罪了她,就是好幾個夜的照顧與安撫……小老婆到我出國了之後就搬去和我的大老婆同住一個屋簷下,動不動她還是會對大老婆發脾氣、鬧個性,不過她也是幫助我們在網上相聚的一大功臣……

來美之後,我的興趣又多了一樣,就是相機。如果說電腦是我的小老婆,那麼相機應該是外婆了(註1)。因為自從我開始碰相機之後,我就停止了永無止盡更新電腦的舉動,從此備份的東西,從網路下載改成所拍的數位照片,而且從cd專而變成dvd。 為了這位新寵,花在她身上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可說是不少,從如何和她相處,知道她的習性,在forum上討論各種討她歡心的技巧,為她加添配件與鏡頭...

鏡頭不打緊,為了保護鏡頭還得買一塊玻璃保護她,為了能讓她看得更清楚,還得買一個flash給她照明,而且不了怕照明太Harsh,還得加一個小盒子去控制光質。為了穩穩地撐住她,為她加了一個專用腳架。為了能讓她看得廣一點,還得新買一個鏡頭,而且還得是附一圈紅線的才不會看得花花的(註2)。

在外婆身上所耗的精力還不止於此,因為外婆和大老婆一開始是和不來的,大老婆不太欣賞我在她身上花下太多時間精力。我可是花了不少力氣才化解她們之間的誤會,其中也歸功於外婆的好朋友 -- photoshop出了不少力,因此我photoshop後製的功力也隨著拍壞照片的數量增加而成長……

介紹完改嫁的二老婆,失寵的小老婆和傷錢傷時間的外婆之後,當然得介紹一下明門正娶的大老婆了!認識大老婆的時間是最長的,而且大老婆也最獨立,不用每件事都得我提心弔膽,大事小事都得靠我打點。而且大老婆是最有肚量的,雖然心中總覺得老公為了其他那些「沒感受的」老婆們花了不少時間,還是很有雅量地接受了這個事實。而且和小老婆、外婆之間也多了些包容。

總歸一句話,人還是不能有太多的興趣,因為每個興趣都是和荷包、時間和精力過不去的……

而你,又有幾個老婆/兒子呢?



註1: 外婆不是指媽媽的媽媽,而是外面的老婆。根據俗語:「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比小妾更得寵的,應該就是「外」婆了。

註2: Canon的紅線鏡,就是鏡頭上有一圈紅色的L鏡。到各大相機網站去看看大家討論的Canon鏡頭,多半離不開L鏡。(Ref: Canon L Lens Series Information)

Extanded reading: Computers are male or female?

2007/2/22

A cup of coffee?

所謂的Latte Coffee(拿鐵咖啡)與歐蕾咖啡(Cafe au lait),其實指的幾乎是同一個東西。用白話地講,就是牛奶咖啡,或者是咖啡牛奶。

閻驊 --拿鐵與歐蕾


我喝咖啡的歷史,要追溯到我大三的時候。為什麼我記得這麼清楚?因為我小時候聽說,咖啡因會影響腦的發育,所以我等到20歲,腦袋停止發育的之後,我就開始喝這個會傷害我的智力發展的飲料……

一開始養成喝咖啡的習慣,是大三的時候去修經濟學。大學時候的我,上課的時候,如果累了的話,向來都是靜靜地打瞌睡,直到我去修那一心想拿高分的經濟學,發現精神無法集中長達三個小時,於是我每堂課中間休息的時候,都會跑到小小福去買一包三合一咖啡加一個小紙杯,跑到飲水機去裝熱水泡一泡。對當時的我來說,廣告中常聽到的 Maxwell 就算是很好的咖啡了。這樣的習慣,從大三,研究所,到開始工作,我成為一個下午沒有咖啡,就沒有精神的人。


原本我以為比三合一好一些的,就是即溶咖啡了。像那種虹吸式的咖啡壺,或是濾紙式咖啡機對我而言,就好像是一種古老的闇黑法術一樣的神秘。我第一次喝到煮的咖啡,是我開始工作之後……

事情的發生,是我像平時一樣在公司裡找咖啡泡,找不到平時玻璃瓶裝的即溶咖啡。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大的馬口鐵桶,上面寫的也是咖啡,直接就把裡頭的咖啡粉倒入熱水當中攪………結果怎麼攪也不會溶,還傻傻地問別人,「這不是咖啡嗎?」結果當天我成為公司的笑柄,原來我以為所有的咖啡都是即溶咖啡... ...


特調咖啡在當時也開始在台灣流行,基於好面子的因素。於是我作了一點功課,去咖啡店的時候,點的都是拿鐵,而且點的時候,還要煞有介事的說洋文 Latte…主要原因之一是特調咖啡都很貴,一杯 Espresso 或是 Cappuccino 沒兩口就喝完了,但是拿鐵都是用馬克杯裝的,一杯可以喝很久……

這種自以為高尚的可笑行為還不只於此,我後來還去買了一台最傳統的虹吸式咖啡機,而且聽說研磨好的豆子不如現磨的豆子好,所以還買了一台磨豆機。磨豆機不打緊,還依附風雅地買了一台手動的磨豆機。原本喝咖啡是一種,「把三合一包裝打開,把熱水倒進去,拿湯匙攪一攪」這種三個步驟就能解決的事,成為「把豆子從冰箱拿出來,磨豆,咖啡粉從磨豆機那木質的小抽屜裡倒出來,用電磁爐煮水,水滾之後把漏斗插入燒瓶中,數卅到四十五秒,同時還要用悠雅地攪拌一下咖啡,關火(把壺從電磁爐上拿開),加糖,打開奶球…」這麼複雜的行為……而且這個磨豆機還很氣人,每次把豆子磨得差不多的時候,總是有一兩顆豆子沒磨到,所以又得花同樣的時間,就是為了把那顆豆子給磨好……(我想自從這來到美國之後,那組虹吸式咖啡壺和磨豆機,應該蒙塵很久了吧……)


我到美國之後,賣電腦給我室友的學姐,給了我一台小小的瀘紙式咖啡機。過了一陣子之後,發現即溶咖啡實在比研磨咖啡粉貴太多,我開始了每天自己煮咖啡的生活……

而且因為咖啡一但冷掉,就會有苦味(這點知識我也是多多少少知道的啦!),一開始為了保持咖啡的好喝,我是每天晚上煮好咖啡,放到冰箱裡變成冰咖啡。等到我有了一個像樣的保溫杯,我才有熱咖啡可以喝。於是每天帶一個thermal上學,變成我個人的標記……而且跑回教室、開車回教會去找我的thermal,也變成我平日生活的一部份……

關於咖啡的糗事還不止於此,03年的夏天我在歐洲,當然就跑到傳說中的巴黎去觀光,最後一天要坐火車回家之前,巴黎鐵塔也拍了兩次,想說難來到這個浪漫的城市,不喝一杯浪漫的法式咖啡不等於沒來嗎?於是我們就跑到火車站前的咖啡店裡,衝著waiter就說 "Latte"來兩杯……


只見那waiter一臉迷惑


"Latte?" 我又重覆了一次。這時手裡比著「二」的我,心裡開始發毛,信心開始動搖,難道我一直以來的台式法語有錯?


正在尷尬的時候,他回了一句,"Cafe au lait?"

此時我的腦中泘現了「咖啡歐蕾」這個似曾相識的名字,用力地點了點頭……

一直到我回到Austin很久之後,才從閻驊的文章中知道,原來我對著一個法國人用義大文點咖啡牛奶……

2007/2/21

Perserverance

隨著火熱期過去,我們的小blog愈來愈欠水,基於有累積才有成長,加上自己老是笑別人無法持續的結果,我還是端點東西出來……當然,品質也是得顧的。
Perserverance is the quality of continuing with something even though it is
difficult.
Colins COBUILD Dictionary

與其翻成「忍耐」,我想perserverance應該翻成「堅持、堅忍不拔」,這樣的特性,是我所嚮往的。

就攝影而言,拍一張動人的落日不稀奇,但是十年如一日,每個月都在同一點拍落日,那種堅持的態度,遠比照片本身還讓人動容。

平日口說的關心、孝順不稀奇,但是十年如一日,照顧臥病在床的親人而不曾間斷,那種堅持的態度,遠比一個厚厚的紅包還讓人敬佩。

火熱總有冷下來的時候,一夜的狂歡過後留下的只有空虛。就愛情而言,一頭熱的感情易淡,而細水長流的愛情不易消失。 不需要大張旗鼓,不需要慷慨激昂,就是持續不斷地作一點一滴的小事,反而是最難作到的……

戀人們也是,僅管口中說有多愛、有多愛,但是我認為最動聽的只有一句 :

「我還在這裡,愛著妳,關心妳,一年過去,十年過去,我還在這裡。也願我的下一個十年,廿年,我仍然在這裡,為妳高興,為妳擔心,愛著妳的心,始終不變……」

同樣地,blog的文章不在長短,堅持和品質,是不能輕意動搖的……。<--這句是honey加上的評語……

2007/2/14

Happy Valentine

我念大學的時候,最討厭情人節。原因很簡單,因為到了這天,自己孤單一個人的景況就格外明顯。通常那一天,大學生們如果不是一對一對的出門,很多人就會呼朋引伴地一起過節。但是這多半屬於私人的邀約,或是同寢室的人一起去打發時間,像我這種人緣不算好,也沒有機車可以騎(還得要人載),又住在家裡的人,就只能在家看電視,一邊希望當天晚上下大雨……

我記得我們過的第一個情人節,我們當時還沒真的在一起。所以為了不會太尷尬,所以我們是下午一起過,我還記得我計劃一個特別的禮物給她 -- 一張現場的人像素描,沒想到當天不知是太緊張還是怎樣,表現得太差,到現在還是個大遺憾……當天晚上我還趕到貓空去參加我的第一個「呼朋引伴」的情人節,就是和一群有點熟又不太熟的朋友一起聊天,也不知道為什麼,居然可以聊到天亮。(之前我聽說過貓空這個神奇的地方很多次,聽到的都是到天亮下山去吃永和豆漿的故事……)

曾幾何時,我已經忘了那個憤世忌俗的我是怎麼過情人節的,我只記得那個in relationship的我,是如何過情人節的。

為什麼可以記得這麼清楚,因為我們從來不在情人節送花,或是吃情人節餐的。原因很簡單,「為什麼要花那個錢給騙呢?情人節的花比平時貴太多了」我總是這樣說……

還好她的生日離情人節不會太遠,也不會太近,所以我能夠在花價降下來的時候補上……

我記得最驚險的一次,是我開始工作的那一年,她當時在一個很多未婚女生的辦公室上班,情人節那天的花不旦是在比大的,也在比多的。甚至她們那個辦公大廈樓下,就擺了不少攤子在賣情人節的花,無論走到哪裡,不是花就是糖果巧克力的,我想當時她的心裡也是少不了酸意和苦處啊!

如果是這樣也就算了,過了一會兒,她的同事打電話過來「伸張正義」,質問我的良心和誠意是給狗吃了還是如何,像「不要浪費錢」這種曉以大義的話在她們面前是無用武之地的。我已經忘記我是如何打哈哈地應付過去。一直等到下個月她生日才有機會彌補先前的虧欠……我在她生日那天訂了一束花送到她公司,雖然花沒有在我預定的時間送到(十點,所有人都在的時候),反而是送得太早,放在入口櫃檯炫到她上班的時候才認領,那一天,全公司只有她一個人有花……當然,我也是接到她的電話……不過還有人在數到底送了幾朵,當然,不管是三朵代表「我愛妳」,或是九朵代表「天長地久」,心意到了,就是一件美事…

其實我一直很感謝她如此的體諒,如此的包容。一路走來,始終沒有發過一句怨言。我真心的希望我有這個能力,我們能一起渡過我們的接下來的每一天,而且每一天都像我們所願的,「與其有個特別的情人節,不如去享受特別的每一天」。

願我們的下一個情人節,我們能一起渡過。
也許,我會再試一次作畫……如果不嫌棄的話……

2007/2/5

To Dance or Not To Dance

(為了本周即將來臨的 Orange and White,特別把這篇文章移前,請各位弟兄留意一下回文,就可找到基本舞步的影片,本文周五後會自動移回二月文章。加油!弟兄!) (dance class info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
...
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
傳道書3:1, 4

雖然我唸的高中每年都有舞會,而且在學生族群裡也小有名氣,但是當年我唸書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到要去參加。理由也許是因為我害羞,也許是我找不到舞伴。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不會跳舞……

我的第一次正式的舞蹈經驗,可以追溯到我大一的時候。大約是春假的時候,全是男生的機械系和全是女生的政治系,合組了兩組人馬參加校內的土風舞系際賽……那真是一個十分「難忘」的經驗。大部份的參賽隊伍,都是以歐洲的士風舞為主,所以當天男孩女孩們都打扮得像王子公主一般。尤其是女孩子們,都精心打扮了一番。不巧的是,我們這一組跳的是新疆舞,不知是租金付得太少還是租錯衣服,等我們穿上舞衣,女生打扮起來還像是可愛的新疆美女,我們男生穿起來卻怎麼看怎麼像店小二,一開始還不覺得,經一說起就愈看愈像……

在眾人面前穿得怪怪的衣服跳舞已經是很難為情了,幫我們編舞的同學,還幫我們設計了各項雜耍特技,像是舉人啦,掃堂腿啦,也被編在舞蹈當中。因為我長得不夠高,所以站前排,所以我是第一個領男生出來的人,我第一拍還跳錯!!唯一值得紀念的,就是我們居然因為「有特色」而被選為第二名(因為王子公主們跳的大同小異,裁判們分不出高下……),也算是重大犧牲換來的一點代價吧!

有過這個有點難為情,也有點值得懷念的經驗,我和honey也在我畢業之後一起去學社交舞。一開始的時候,其實還滿有趣的。但是愈學下去,新鮮感逐漸消失之後,日子就愈來愈難熬……我們開始挑剔,為跳舞的事爭執……我們也去舞廳參加過舞會,但是成就感不多,怪怪的感覺還是脫不開。

在同一個教室裡,社交舞的前一堂和後一堂教的都是爵士舞,尤其是前一堂課,每次我們先到的時候,都看得很過癮。於是在同學的建議之下,我們報名了下一班,看來比較不會那麼困難的爵士韻律班。從此,舞蹈對我們來說,有了新的定義。最大的分別是,我們不再為相互配合的事而爭執,反而轉為相互幫助和鼓勵。

我的跳舞生涯在我準備留學考試時告一段落,而她卻愈來愈有興趣。我和她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而我也學會從建議東建議西,漸漸轉而變成單單的欣賞她的舞蹈……

言歸正傳,回到婚禮的準備上。原來這不是一個要討論的話題,不過既然有人一再建議,我們就得把「是不是要在reception的時候有舞會?」這個議題搬出來。我了解應該會滿有意思的,尤其是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聊過我們可以在結婚的時候有表演舞(在我們還沒放棄社交舞的時候)。由於我的肢體還是不協調,我想表演舞是有點勉強,但是能夠有「劉氏夫婦的第一支舞」還是滿讓人動心的……

準備舞會不容易,除了佈置會場之外,還得訓練男生怎麼帶,工程可能還不小……
不過辦得好的話,應該會滿難忘的。

你(妳)覺得呢?

2007/2/1

Wedding Photographer?



Photography is not a profession. Anyone can call themselves a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There are no licenses and not even a college degree required.

--Ken Rockwell

According to Ken, you have better to keep your real job and do photography on your own time. The pay is not well for most of the photographers. Just like in the actor business, somebody gets big bucks, but such great things may not always happen to you!!

Ususally people think that a photographer is someone who is carrying a big, black camera with long lenses, an external flash and a large bag/backpack. That's not always true. People may have the money to buy those fancy equipments but it does not mean they are good at taking pictures. Some people collect camera equipments just like people collecting race cars, and it's much cheaper. (Read the seven levels of photographers by Ken, again.)

Therefore, I want to shout out loud!
"I am not a pro. I am not even qualified as a 'photog'!" *
I am CameraMan.

* Photog = photographer
vocabulary I learned from the wedding photographer forum.

I started to learn how to use a camera in stead of taking snapshots since winter 2002. And I got my first assignment as a backup wedding photog in summer 2005. I did not take any class of photography, journalism or art. I am not kidding or pretending to be humble. The first couple I shot did not ask me in the beginning. The one they asked called me to do it together. And of course, we did it for free and it was fun indeed...

If you want to know, I did collect my works here. There are only 4 in my portfolio. And I just recently realiz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ro and an amateur: consistency!! I can not deliver a decent picture constantly. Sometimes when I am lucky, I get nice shots. But I can not handle it to keep similar quality there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Let's get back to the business. I am having a hard time to get our wedding shots. I check the price for wedding photog. They are either too expensive for me to afford, or they are too shaky that I would rather kill myself to pay for it.

Anyway, I dear dear friend has left for Chicago and he is not promising to come back for my wedding.

I am still having an opening slot for a "decent photog."

攝影不算是一種專業。每個人都可以自稱為職業攝影師。你不需要任何認證或學位就可以開始幫別人拍照。

--Ken Rockwell

Ken Rockwell 說,如果你想把攝影當作職業,你最好還是待在原來的工作上,然後在閒暇的時候去玩攝影。因為當攝影師的薪水低於我們所想像。就像是演藝事業一樣,總是有人拿令人垂涎的薪水,但是那種幸運的事永遠不會發生在大多數的人身上,而攝影這個行業只有比演藝事業更糟。

通常人們誤以為攝影師是那種背個黑色大相機,帶著長鏡頭、外閃和一個大大的攝影背包的傢伙。但是,通常這是不正確的。總是有人可以花大錢買那些閃亮的攝影器材,但是有最好的器材和會不會拍照本身沒有直接的關係。有些人有閒錢去收集攝影器材,就像有人喜歡收集跑車一樣。而收集跑車的人往往不是賽車手。況且,收集攝影器材相對來說便宜得多。(參考Ken Rockwell 的 攝影師的七個層次 )

所以,我要鄭重的宣佈,「我不是專業的,連業餘攝影師也稱不上!!」
我只是一個 CameraMan.

一直到02年的冬天,我才從一個只會按快門的人開始真的學如何拍照。一直到05年的夏天,我才得到第一個和拍照相關的工作,當朋友的二號婚禮攝影。到目前為止,我從來沒有上過任何一堂攝影課(倒是滿多人問過我,也問我為什麼不去上……),我也沒修過新聞攝影或是藝術相關的課程。我真的不是在開玩笑或是裝謙虛。雖然我稱這是我的第一個攝影相關的工作,其實人家根本沒問我,是他們問的那個朋友找上我的。當然,我們是不可能收錢的,不過那真的是一次很有意思的經驗。

如果你真的想看的話,我把我的作品都放在這裡。不過只有四個稱得上是作品的。我最近才體會到專業與非專業的差別,就是能否保持一定的水準。我自己就無法穩定地交出像樣的作品。有時我比較幸運,我會有得意之作,但是攝影條件差的時候(像陰天、室內、低光度……),我就無法保證能交出像樣的作品,尤其是有突發狀況的時候。

言歸正傳,我現在婚禮的準備大部份都有了頭緒,但是還是苦於沒有攝影師。其實我有看了一下在地的婚禮攝影師的網頁,不然就是價格太貴,完全付不起;不然就是價格可以接受,但是秀出來的作品實在慘不忍暏,讓我付不下那筆錢。最慘的是,我親愛的伙伴已經遠去芝城,而且他不能保證能回來幫我拍照。

所以,我還是有一個「像樣的攝影師」出缺……

[external links]
check out what a REAL wedding photog can do:

wedding photog forum
  • fredmiranda
    (You need to register to see. But it's worthy the inconvenience...)